第907章 为白人至上主义而战?(八)_文明破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07章 为白人至上主义而战?(八)

第(1/3)页

      8月18日的莫斯科天气非常好,蔚蓝的天空澄清透明,连工业区内成片的烟囱冒出的滚滚浓烟都没让天空看上去浑浊。

      看到这样场面,中国援苏的技术团队成员都很感慨。中国的工业区太大,距离又近,导致污染覆盖范围非常大。一旦出现雾霾天气,就会覆盖几个市区,甚至几个省都会有地区陷入同样的一大块雾霾里。

      与中国相比,莫斯科地区虽然工厂众多,莫斯科地区附近几百公里内并没有其他大型工业区。不管莫斯科工业区释放了多少污染,都会被风吹散,并不会出现与其他工业区联动的问题。

      中国专家有心情谈论这些,除了在国内被空气污染搞的非常难受之外,最近中国帮助苏联企业技术升级的工作成效卓著,能在苏联企业运行模式下进行的升级基本已经完成。如果还要继续升级,那就得按照中国企业生产模式建设工厂,制定规则。

      苏联方面认为中国企业生产方式是“走资本主义路线”,从制度上就给与否定,之后的事情自然希望渺茫,所以中国援助团队都放松下来。有了更多闲暇时光。

      这人一闲下来,就会整出事情。讨论天气问题还算是严肃认真,来这里的人员中年轻人比例很高,大部分年轻人还没结婚。毕竟,在可能遇到危险的地区支援,更倾向于招收未婚青年。此时莫斯科地区已经暂时安全,闲来无事的青年们就跑去和苏联美女们一起参加舞会,或者参观莫斯科的历史建筑,又或者跑来中国援助团队开的内部餐厅吃饭。

      中国政府在战争期间向苏联销售物资,暂时不结算,等于是先让苏联白用。中国派遣了数万名专家和技师帮助苏联提升工业技术,使得苏联军工以及民用产量大大提升。这两者都给了苏联巨大帮助。

      然而,在苏联普通人中大大出名的却不是这些帮助,而是在莫斯科以及乌拉尔地区的“中国餐厅”以及“中国菜园”。

      中国人大多数男女都喜欢种点啥,种菜的群众基础相当深厚。不管是莫斯科工业区还是乌拉尔工业区,有足够的废热,甚至还能从锅炉尾气中获得二氧化碳。这两个工业区的电力也足够为温室里头那点紫光灯提供能源。

      于是,最初更多是为了娱乐的温室种菜,之后就莫名其妙的在得到国内温室大棚技术以及设备支持后,变出了人均年产蔬菜超过1吨的项目。5万援助人员无论如何都吃不完万吨蔬菜,就开始搞起了内部食堂,与同厂的苏联工人与技术人员一起吃。

      再后来,不知怎么的,苏联官员们就热衷下基层,到工厂食堂吃饭。中国餐厅的名声随即不胫而走,迅速成为莫斯科与乌拉尔工业区“高档享受”的代名词。

      由于苏联战争状态下管制太多,即便中国援助人员有卢布也花不出去。所以中国小伙子们泡妞的时候就带姑娘到中国餐厅吃饭,不少苏联姑娘发现一顿饭四菜一汤,连吃两个星期都没吃过重样的菜品,便觉得中国小伙子诚恳体贴又大方。

      8月18日,莫斯科拖拉机厂的饭菜与平日没什么分别。今天也与其他日子差不多,拖拉机厂温室的一部分蔬菜被带走了,供应给了在莫斯科军医院的病号厨房。

      此时,斯大林与几位政治局委员正好慰问军医院,就留下来吃了顿病号餐。病号餐包括韭菜鸡蛋,青椒肉片,蒸茄子,蒜蓉西蓝花。斯大林等人吃的很舒服,对医院的伙食供应相当满意。

      离开军医院回到克里姆林宫,斯大林召开了政治局会议。没有前去慰问伤员的莫洛托夫递交给政治局一份文件。文件显示,现在的美国总统华莱士属于希望与苏联建立良好关系的代表。罗斯福非常信赖的私人木料,被称为“影子总统”的霍普金斯,与华莱斯同样属于希望建成美苏友好关系的代表人物。

      等政治局委员看完报告,莫洛托夫才提供了分析报告,“虽然不能确定华莱士能否得到纳粹德国的真正想法,但是华莱士至少不太可能故意欺骗苏联。而且从当下杜鲁门这个强硬反共的代表人物依旧留在莫斯科来看,杜鲁门很可能承担了某些新的外交使命。”

      苏维埃部长会议副主席(相当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马林科夫问道:“杜鲁门已经得到授权了么?”

      莫洛托夫答道:“杜鲁门很可能在等待新的授权。”

      得到授权与等待授权之间的差距极大,苏共政治局委员们不再为这个问题讨论。大家都看向斯大林,因为苏共政治局内部最近已经有了一个大家没说出来的共识,那就是如果德国真的退出苏联境内,苏联是可以考虑与德国暂时媾和。

      与之前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一样,苏共依旧认为这只是缓兵之计。德国给苏联造成了沉重的损失,这个大仇必要报复。然而现在继续与德国打下去,苏联只会承担更大的损失。中国则会利用苏德鏖战的机会,在全球继续快速扩张。

      如果苏联退出战争,中国就要与欧美列强开战,苏联则休养生息,并且等待新的机会。所以与德国媾和并非是一个坏选择。

      当然,以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的善变,苏联并不相信纳粹德国的任何承诺。所以当下必须由美国背书,才能让斯大林下决定。

      斯大林早就将当下局面思考过很多次,看同志们都不吭声,斯大林问道:“马林科夫同志,最新的数据出来了么?”

      听斯大林要数据,不少政治局委员看向了内务人民委员会委员贝利亚。过去3个月,克格勃搞了一轮新的肃反,肃反对象并非是反斯大林阴谋集团,而是一部分原本被认为是斯大林铁杆的地方干部。

      之所以动他们,是因为苏共对于计算机非常重视,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并且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苏联的计算机快速普及,算力增加了几百倍。从而有足够的算力对苏联国家资源和运营内容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显示出来的内容令政治局大为震惊,太多数据根本对不上,而且差距非常大。斯大林随即下令克格勃严查,由于有了大量数据,克格勃出击前就已经目标明确。经过这么一番严查,发现很多自诩斯大林铁杆的同志们工作极为不负责任,为了讨好斯大林,各种胡乱编造数据。

      斯大林并没有手软,随即将这些家伙逮捕。罪行严重的枪毙,罪行比较轻的送去惩戒营,投入前线。

      贝利亚掌握了大量数据之后,不仅对于捏造数据的事情进行了严查,还对生产流程进行了检查。苏联经济模式往往会被称为命令式经济,是因为各种生产都要严格按照中央的安排执行。

      原本中央根本没有那么多人手进行审查,现在有了计算机这个毫无情绪,也不受任何人情世故影响的辅助工具,对各种生产数据计算后,其中的数据差距很快就凸显出来。

      抓住这些可疑点查下去,加上掌握了很多报表的马林科夫向贝利亚提供了合作,好多问题也被揪了出来。不管是贪污腐化,还是敷衍工作,又或者是因为其上级人员的问题使得应该进行调整的技术升级以及设备更换被阻碍。大量问题都被查了出来,并且开始进行解决。

      就这么几个月,工业生产明显提升,惩戒营同样得到了大量新的人员。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666.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