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援助苏联(十三)_文明破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56章 援助苏联(十三)

第(1/3)页

      苗大多少校被分配到了空军作战系统的援助小组,从事情报工作。虽然有着非常接地气的名字,苗大多少校并非农民户口。1915年的时候,苗大多少校出生在四平一个很普通的城市居民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进城农民,其父苗盛孝以给人做些力气活为生。

      何锐抵达四平后立刻建立起全新的社会制度,苗大多的父母就在企业招工的时候分别加入建筑公司与制糖公司,成了很普通的基层员工。

      在之后的日子里,苗家夫妇过着很普通的生活。苗大多按照何锐政府的建设的制度,6岁上小学,10岁完成了小学教育。就在他要毕业的那年,教育制度改革,确立了5年义务教育制度。

      与之前的学长相比,苗大多多读了一年书才完成了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结束后,作为东北工人家庭的子弟,苗大多与同学们一起上了初中,只有又与40%以上的同学一起上了高中。1932年高中毕业后,苗大多入伍。在1934年考上军校,1936年毕业于沈阳军事学校。并且获得了少尉军阶。

      之后的6年中,苗大多在部队工作了4年,在学校进修了2年。前来苏联之前,成为了军事情报部门的人员。

      到了苏联后,苗大多很注重自己的专业工作。靠着一口语法还算过得去但是卷舌音不出色的俄语,以及一瓶不倒的酒量,苗大多与苏联人员混的还算可以。

      见到新来的一大批苏联数学专家,苗大多并没有急着上去沟通,而是观察着苏联这批数学专家的同时,也认真研究他们的基本资料。

      援助空军作战系统是很大的事情,苏联方面不得不提供接受培训的人员名单。这些名单中只有基本资料,但是在接受过训练的苗大多少校看来,最基本的资料中包含着非常多有意思的信息。

      苏联从1922年成立,到1942年正好建国20周年。不管在苏联的建立过程中存在多少问题,苏联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毋庸置疑。以被苏联空军征召来的数学人才为例,这些数学人才都很年轻,全都没到30岁,甚至有青年今年刚20岁,大学毕业。

      苏联建立后大力投资教育,这些苏联青年要么是在苏联政府建立的教育制度下接受教育。20岁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更是生在苏联,长在苏联,学习在苏联。是纯正的第一批苏联培养出的大学生。

      身为土生土长的东北本地人,苗大多很能理解这一批年轻的苏联数学家的大概人生,因为苗大多自己也是这么过来的。大家在上学的时候并不知道那么多的学校专业科目,只是认为越是学历高的人越厉害。至于人家到底厉害在哪里,就不是苗大多能够了解的。

      一次次的考试,跌跌撞撞完成了所有考试,最终高中毕业后。苗大多并不知道大学到底怎么厉害,只是觉得自己再参加一次大学入学考试,就有可能进入曾经那么遥远的大学接受教育。这种变化令他非常激动。

      还没等苗大多理解这些内容,学校里面就来了军队的征兵人员。军队对于东北人民来说非常亲切,因为在东北政府与日本的战争中,东北3000万人口中,现役和预备役总数高达400万。苗大多的父母作为有着7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工人,都被编入了预备役。

      对东北本地人来说,东北政府与日本的战争是一场东北全民的战争。除了少数因为出身问题而失去从军资格的家庭之外,所有东北家庭中都有人至少被编入预备役。那是东北人民的共同记忆。苗大多那一年才8岁,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他对于他周围的变化有着深刻印象。

      在入伍和考大学之间,苗大多选择了入伍。因为退役后给安排工作,苗大多的父母都觉得入伍是更好的选择。至少比苗家从来没有能接触过的大学生活看着靠谱得多。

      眼前这批苏联数学家,大概也经历过类似于苗大多的选择。不过这些苏联数学专家们在当时选择了考大学,所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苗大多虽然有些羡慕这些苏联专家,却丝毫不后悔自己入伍的选择。

      经过对苏联学习人员基本材料的分析后,苗大多与同事们分析着从那些人入手,开始建立与苏联学习人员的关系。中国情报机构并不擅长刺探机密情报,而且中国的对手是白种人,天然就缺乏混进欧美白人层的条件。所以中国情报界在公共情报分析上下了很大的力气,并且有很不错的进展。

      根据在东南亚地区的经验,中国情报部门认为,在宣传方面投入1块钱,效果往往比军事领域投入5块钱还要好。苗大多当时被安排到婆罗洲工作,在婆罗洲的情报部门制定的宣传理念中,是强调婆罗洲的人民都有比例不等的中国血统。

      事实上兰芳共和国覆灭后,其后人的数量并不多。但婆罗洲人口是亚洲血统,与中国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666.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