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朱琳_重生之大国重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朱琳

第(1/3)页

  天路铁路,连接青藏高原的一条交通要道,是全球海拔最高的铁路。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华夏国的第一代铁路人,前埔后续的来到这,为建设、修建一条天路而努力。

  其中,二天路铁路二期工程建设,最为艰难,铁路穿越唐古拉山、昆仑山等常年积雪的山脉,需要面对高原冻土、高缺氧和生态脆弱等世界性难题。

  一代又一代铁路人,为修建这条天路,奋斗了一辈子。

  直至四十年后,也就是一九九八年六月,天路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从格尔木,翻越唐古拉山、风火山、昆仑山,最终到达神圣之地XC!

  天路的建成,不止改变了高原百姓的物质生活,拉动了高原地区的消费,同时,也让国家更加的繁荣昌盛!

  秦舒淮乘坐飞机,直接降落到格尔木机场。

  秦舒淮大学毕业后,进入了汉武铁路工程总公司,汉武铁路工程总公司归属与汉武铁路局,归属铁道部管辖,至到两千年,铁路工程总公司才与铁道部脱钩,整体移交中央大型企业工作委员会管理。

  而铁路工程总公司的前身,是一九五零年成立的铁道部工程总局和设计总局。

  在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后,铁路工程总公司在两千零三年,归属国务院国资委管理。

  随后,在接下来几年改革中,至到两千零七年,铁路工程总公司才改名为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因此,秦舒淮现今还属于铁路系统的成员,属于汉武局下属工程总公司的一名成员。

  来到天路铁路后,秦舒淮被分配到天路铁路三标第二工班。

  此时的工班,相当于后期的项目部,工班的工班长,相当于以后项目部的项目经理,其他部分基本相同,唯独缺少工经部,由工程技术部成员负责,九八年的工程施工,大家对成本预算观念还不是很强。

  天路铁路三标总长六十公里,全部为汉武铁路局负责,为了更好的管理,汉武铁路局专门成了局指挥部,下设五个工班。

  分别是站前第一、第二、第三工班,架梁工班,站后工班是负责铺轨和电气化的第四工班。

  线下工程,指的是线路下部工程,比如桥梁工程、隧道工程、路基工程,线下工程施工完毕后,由架梁作业队负责架梁。

  线下工程建成后,在由铺轨和电气化工班,负责铁路线路的铺设和电气化的安装调试工作。

  第二工班负责的内容,除了一座十二公里的特大桥之外,还有三段共四公里的路基和一座四公里的隧道。

  工班负责的范围内,不止条件恶劣,天路铁路施工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第二工班施工范围内都有。

  从格尔木下飞机时,已经是傍晚了,天空碧蓝如洗。

  十月格尔木的天气,最低温度已经接近零度,不过白天气温还算暖和。

  秦舒淮拿出手机开机,一边向出站口走去。

  作业队离格尔木有一百公里,加上不是靠近交通公路,路途不好走,通常情况下,打的的花费很高。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