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第 225 章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5章 第 225 章

第(1/3)页

底下众官妇本都已经开始掇拾裙摆,  等着宴散离席,谁能料到皇后突然祭出这么一番“夸奖”。

        一时间,不止裴家女眷愕然,其他官妇亦是如此——裴家女眷是在想对策,  其他妇人则是在揣摩这里头的意思。

        这话初听着,  似乎是皇后赏识裴若竹,  夸她能干,为自己博得了一份美誉。可细想来,  皇后说她只得了一份名声,棉织造坊竟是裴若竹在执掌,官妇们岂能不惊讶?

        棉织造坊成立伊始,众人并不甚看重,只觉得是给穷人织衣的小作坊,成不了什么气候。

        绫罗绸缎才是贵物。

        几年过去,当“小作坊”供了百万边军的冬衣、造就了北直隶各府的“北棉一条街”,当棉布渗入到贵人圈里,众人才后知后觉,薄利厚积,这可不是什么小作坊。

        只不过棉织造坊一直打的都是皇后的旗号,  众人默认这是皇家的产业,不敢也不好去染指。

        谁知香饽饽竟是裴家在独食。

        杨时月听后,手心里直冒冷汗,  染湿了帕子,  她跟着丈夫南下,知道的事情更多一些,  她知道淮王在饶州府招揽幕僚,  也略知道泉州府贪银的流向。皇后的这一招“怀璧其罪”、“投石问路”,  分明是透过三姐,冲着官人和二弟来的。

        若是回应皇后道,“行犬马之劳,为皇后分忧而已”,把功劳推给皇后,功劳倒是无所谓,只怕东宫那边会心生忌惮,仔细提防着裴家人。若再让皇帝觉得裴家掺和皇家立储事,君臣生了嫌隙,失了圣眷,甚至怪罪下来,那便更麻烦了。

        若是不向皇后示好,不把功劳推给她,那便是在众人面前承认了,棉织造坊就攥在裴家人手里。且不说外人如何觊觎这块肥肉,单单是朝中文官的轮番攻讦,也够裴家吃一壶了。

        且又是官人肩负京察大任这一特殊时机。

        会坏了大事,乱了京察。

        总就是,今日已然陷入被动,不能贪想转败为胜,只能想着尽量减少影响。

        杨时月心有猜测,不敢轻举妄动,明明就坐在婆婆和三姐身边,却不能告知她们,更不能抢答皇后的话。

        话里全是“夸”裴若竹,却故意先夸林氏,再把话引出来,皇后分明就是盯准了林氏,要林氏来接她的话。

        挑“软柿子”捏。

        林氏虽不甚了解朝中大事,但也不是个真愚的,当她握到儿媳手心里全是汗时,便有了打算。

        只见林氏左牵起杨时月,右牵起裴若竹,满面春风欢喜,乐滋滋道:“今日得皇后娘娘这么一番夸奖,你们俩个快快随我出列行礼谢恩。”

        引着女儿、儿媳行礼之后,林氏道:“昔日全仗皇后娘娘的教导,才有若竹今日的出息。”一句话点出了皇后与裴若竹昔年曾有过一段“主仆情谊”。

        昔日主仆,相煎太急。

        又借此,给了杨时月和裴若竹说话的机会。

        杨时月心中多一份猜测,于是抢在三姐前说话,她道:“皇后娘娘母仪天下,亲着棉布棉衣,亲授植棉织棉之道,天下妇人无不怀恩相随,才有了这南北织声一片,天下不惧冬寒之景。”

        和皇后的天下之功相比,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