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明月几时有_无限随机系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六章明月几时有

第(2/3)页

不说歌曲如何,作为一个诗人,我敢肯定,此首中秋词,可以传世。

  上片之中,因月而生天上之奇想;下片,因月而感人间之事变。

  挥洒自如,不加雕琢,而浩荡之气,超绝凡尘。

  自古中秋词百首不止,不乏名家之作,然,自此词一出,余词尽废,足以独步古今之概。

  起句如破空而来,奇崛异常,用意自太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化出。

  “不知”两句,承上意,更做疑问,既不知明月几时有,故亦不知天上今夕是何年也。

  “我欲”三句,盖因问之而不得其解,乃有乘风归去之愿,“我欲”与“又恐”相呼应。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就本意说固高妙,就寓意说亦极慰藉。

  “起舞”两句,仍乘上来,落到眼前情事,言既不得乘风归去,惟有徘徊于月下。

  自首至此,一气奔放,诚觉有天风海雨逼人之势。

  换头,实写月光照人人无眠。以下愈转愈深,自成妙谛。

  “不应”两句,实写月圆人不圆,颇有恼月之意。

  “人有”三句一转,言人月无常,从古皆然,又有替月分解之意。

  “但愿”两句,更进一步,言人与月既然从古难全,惟有各自善保千金之躯,借月盟心,长毋相忘。

  原意虽从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句化出,苏不凡加“但愿”二字,则情更深,意更浓矣。

  其词咏月,关合人事。

  上片借月自喻,起舞弄影,愤世独立,自现孤高。

  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

  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

  “不知”数句,笔势回折,开合跌宕,多姿多彩,以揭示“出世”,“入世”,即退隐与继续走这条路间的抉择和引起的困惑。

  想超脱尘世,乘风归去,又犹豫徘徊,楼高宇寒不胜之,落足现实,月下“起舞弄清影”,胜似仙境,这就说明词人并不完全超然自然,而是于自然中觅求“苦中作乐”的生活意义。

  即还是立足于现实,热衷于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之爱的人间生活,来得更亲切更温暖。

  下片用月衬别情,意在怀人,笔致回环由写实为写意,化景为情。用“转”“低”“照”三字,描摹随月光流转,光影的物移,时间跟着推进,无眠而情生。

  即月光绕过朱阁,又从门户下射进屋内,照在夜不能寐的人儿身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