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儒家之不幸,天下之大幸_附身吕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儒家之不幸,天下之大幸

第(1/3)页

  长安书院经过几番扩建,已经挪到了长安城外,远远看去,说是一座小县城也不为过,内部儒、法、兵、道、墨、工、商、农等学家各有自家一座院落作为各个学派的书院,名气或许不及颍川、鹿门两大驰名四海的书院,但学子数量却是太多,这是天下唯一一间不问出身,只问资质的书院,只要能够通过郡学、县学乃至乡学的考核,便可以进入书院选择自己喜爱的书院读书。

  儒学院是大院之一,毕竟有着四百年独尊地位,哪怕吕布如今提倡法学,但儒家学子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是足矣跟法学院齐平甚至压过其一头的学院。

  再加上兵家、道家、墨家,这些主流学派,使得长安书院各大学院之中相互较劲,文风盛行,哪怕不怎么重视文化素养的工、商、农弟子出去,也能跟人拽上两句文。

  郑玄的卧房外面,一群学子默默地跪在地上,郑玄是儒学院的支柱、栋梁,儒学院能够在推崇法制的长安书院中与法家学院并驾齐驱甚至隐隐盖过对方一头,郑玄这尊大儒绝对居功至伟。

  如今郑玄病重,就连神医华佗都无奈摇头的情况下,基本上已经是回天无力了,跪在外面这些人,未必就是郑玄弟子,但对于郑玄这位大儒,却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听闻郑玄病危,自发前来,送郑玄最后一程。

  郑小同默默地走进房间里,看着闭目躺在床榻之上,遍布皱纹的脸上,脸色却惨白无比,若非胸口微微起伏,几乎已经与死人无异。

  难受吗?自然难受,他幼年丧父,几乎是爷爷将他一手拉扯大,爷孙之间的感情,外人无法体会,虽然生老病死是常事,但在得知爷爷恐怕撑不过今天的消息时,郑小同的脑袋里一片空白,只是机械的做着自己的事情。

  “子真,冠军侯还未至吗?”床榻上,郑玄微微睁开眼睛,虚弱的声音询问道。

  “快到了,爷爷,我再去看看。”郑小同握着郑玄的手,声音有些哽咽,正要离开,却见屋子里光线一暗,吕布和陈宫、贾诩等人已经进来了。

  “康成公,吕布来了。”吕布进来,看着床榻上的老人,心中突然有些发堵。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郑玄变得更老了,如果按照历史轨迹来说,吕布救他的那一年,他其实已经是他的死期了,丧子之痛,被袁绍裹挟,拉上袁家的战车,最后郁郁而终,当时的郑玄,其实已经有了直面死亡的准备。

  后来被吕布发现,并将华佗请来为郑玄续命,才好转了一些,不过当时的郑玄显然将吕布和袁绍当成了一丘之貉,已经做好慷慨赴死的准备。

  只是后来,随着跟吕布开诚布公的一次长谈,吕布言明只需要他教学,不会将他拉进自己的政治之中,郑玄才答应留在长安,培养人才,这一待就是五年。

  “子真,扶我起来。”郑玄目光亮了一些。

  吕布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