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朝廷第一喷子!京察结束!佛门建寺!拒绝审批!_大夏文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朝廷第一喷子!京察结束!佛门建寺!拒绝审批!

第(1/3)页

  大殿当中。

  文武百官都在劝阻着这件事情。

  顾锦年索要一千顷土地,而且就在京都西北边上,说句不好听的话。

  一千顷地,就算是修建一座宫殿也要不了这么多土地吧?

  而且还不说明情况,直接丢给顾锦年。

  这大夏王朝是你永盛大帝的,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但这是一个庞大的机构和集团啊,你也不能完全胡搞瞎搞吧?

  乱了规矩。

  所以百官齐齐反对。

  可就在此时,随着礼部尚书杨开的声音响起后。

  众人再度沉默。

  甚至不是沉默。

  而是疑惑,他们没想到一向正直清廉的礼部尚书,怎么好端端喷他们?

  此时。

  朝堂之上。

  杨开望着众人,眼神当中充满着鄙夷。

  “杨大人,你这话未免有些太难听了吧?”

  “划千顷之地,这本身就是一件大事,而且还在京都边上,于未来扩建不利。”

  “这么大的一块地,即便是建新城,也不足为过,给予世子殿下,老夫真想不出世子殿下要用来做什么?”

  此时,户部尚书何言忍不住开口了。

  一开始他还真以为杨开是在怒斥永盛大帝,等听清楚以后,他不由立刻出声,回怼了回去。

  “闭嘴。”

  然而没想到的是,杨开是一点都不虚。

  一道暴喝声,直接让何言闭嘴。

  他本身对何言就有矛盾,前几天索要银子,何言这不给那不给,现在抓住机会,他岂能放过何言?

  “老夫骂错了吗?”

  “尔等一个个不是畜生是什么?”

  “锦年世子,为我大夏百姓伸冤,而后为我大夏立言,再后来屡建奇功,于孔家家宴,唤来孔圣,获圣器,立万世之不朽言论。”

  “这些功劳你们都忘记了吗?”

  “这才几天啊?你们又把世子殿下的功劳忘记了?”

  “还要世子殿下做什么事情,你们才能清楚的意识到,世子殿下乃是我大夏国柱?”

  “区区一千顷田地算的了什么?陛下答应了,尔等在这里叫喊什么?”

  “是拿了你们的地吗?还是说尔等在嫉妒世子殿下?”

  杨开怒喷,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一顿狂喷。

  “杨大人,你这话过分了,我等是因为这个吗?主要是一千顷地,太过于恐怖,我等只是觉得不妥,当然若是世子殿下告知用处,我等明白了,或许也不会阻拦。”

  吏部尚书胡庸出面,他望着杨开,认真解释道。

  “告知用处?”

  “就凭你们的智慧,能懂世子的智慧?”

  “你们可别在这里逗老夫笑了。”

  “你们也配知晓我世子殿下的用苦良心?”

  “再说了,即便是世子殿下拿着地什么都不做,又能如何?”

  “尔等若是不服,也去建功立业啊,都别说其他,谁现在给老夫来一首千古名诗,老夫一句话不说。”

  “来啊。”

  “快来啊。”

  杨开这回是爽了,前几天被户部,刑部,吏部,兵部联手排挤打压,现在轮到他爽了。

  美滋滋,笑嘻嘻啊。

  而且最主要的是,以前在朝堂上你喷我我喷你,都是带着政治性目的,亦或者是说,都是带着一些个人想法。

  认为不妥罢了。

  可现在不一样啊,这件事情跟自己有利益关系啊,亦或者是说,是跟礼部有利益关系。

  既能喷人消气,还能得到利益,爽啊,真他娘的爽啊。

  “这跟千古诗词有什么关系啊?”

  “拿这么多地,我等身为朝廷命官,连过问权都没有吗?”

  “杨大人,您今天是怎么了?”

  刑部尚书开口,望着杨开,实在是有些搞不明白了。

  今天吃火药了?

  “尔等也配过问?”

  “世子殿下做什么都有他的道理。”

  “你们问来问去,江宁郡洪灾,你们说的出一句话来吗?献的出一个良策来吗?”

  “还不是靠世子殿下?”

  “问问问,问那么多做什么?干好你们自己的活。”

  杨开怒喷。

  随后望着永盛大帝道。

  “陛下。”

  “臣参户部何言何尚书,为讨好圣恩,胡乱拨款。”

  “吏部,刑部,兵部,更是联合起来,索要银两,企图结党营私,还请陛下严查。”

  杨开向前走了一步,直接参他们四人一本。

  这回满朝文武都傻了。

  好家伙,尚书参尚书?十年未见啊?而且上来就是结党营私?要不要这么搞?

  “杨大人,你莫要在这里含血喷人。”

  “杨大人,这种话你也敢乱说?”

  “我等何时结党营私过?杨大人,就因为户部没有给你拨款,你就栽赃嫁祸?”

  这回四位尚书直接叫起来了。

  结党营私可不是小事啊。

  而且还是礼部尚书亲口说的,这要是换个下面人还好一点。

  果然,永盛大帝脸上的神色有些不一样了。

  “咳咳。”

  也就在此时,工部尚书的声音响起了。

  “诸位。”

  “朝堂当中,莫要如此。”

  “老夫出来讲一句公道话吧。”

  随着王启新的声音响起。

  吏部,刑部,兵部,户部尚书松了口气。

  总算是有人出来说公道话了。

  下一刻,所有人将目光看向工部尚书。

  而王启新望着陛下,缓缓开口。

  “臣觉得,吏部,刑部,兵部,户部,的确有结党营私的可能。”

  “杨大人没说错。”

  王启新开口。

  一脸笃定道。

  胡庸:“.......”

  何言:“.......”

  很快,一场骂战开始了。

  熟悉的朝堂互喷又来了,自从江宁郡洪灾之后,一般都是文武互喷,很少见到文官窝里反。

  这种熟悉的感觉,让大家很是想念。

  再经过一个时辰的漫长垃圾话阶段后,以杨开单方面取得获胜。

  “行了。”

  龙椅上,永盛大帝倒也是心情好,并没有责怪群臣在朝堂上互喷。

  只不过喷了这么久,也差不多收尾了。

  “此事就这么定了。”

  “朕今日不是与诸位爱卿商议,而是告诉诸位爱卿这件事情。”

  “不过杨爱卿所言,朕也明白,最近京都内,的的确确有些风言风语,说有人结党营私。”

  “着督察院调查,由魏闲,刘言搜证,递交于督察院。”

  永盛大帝开口,轻描淡写一句话,让满朝文武不敢啰嗦了。

  结党营私,一但彻查,人人自危,而且还是让督察院来管,这些太监搜证,绝对狠的一批,油盐不进。

  “臣等遵旨。”

  众人出声。

  “胡爱卿,春元节将临,京察之事如何了?”

  永盛大帝望着胡庸问道。

  “回陛下,京察名册已经写好,臣今日回去校正一番,明日呈现于陛下。”

  胡庸立刻开口。

  “恩,此番京察名册之人,全部诏来京都,做好的,朕亲自嘉奖,若是做不好的,朕也亲自审批。”

  永盛大帝认真说道。

  算起来今年是大京察。

  大夏王朝,三年小京察,查的是大夏京都官员,基本上就是收集一些风评,然后调查一下,核心点就是官员老年化问题,差不多就要退了,让年轻人来。

  这个还好。

  七年的大京察就比较仔细,不仅仅是京都,包括大夏境内所有掌权官员,各地府君知县都要彻查清楚。

  这次京察前前后后三个月,算是大夏目前头一件事。

  “遵旨。”

  胡庸出声。

  “对了。”

  “最后一件事情。”

  “朕决定让顾锦年入礼部,担任礼部郎中,不过锦年还未及冠,等到春元节后,直接就职,这段时间,杨爱卿派人去找锦年,交代一些事情,也免得刚入礼部,左右不适。”

  “退朝。”

  永盛大帝最后说了一句,关于顾锦年职位的事情。

  “臣遵旨,臣会亲自辅佐世子殿下。”

  杨开出声,立刻答应下来了,没有任何怨言。

  而其他百官则是平静。

  礼部郎中。

  正五品官员。

  这礼部是清水衙门,虽然开局就是郎中有点高了,但毕竟顾锦年所作所为,上任礼部郎中也不过分。

  最主要的就是,他们现在对礼部有意见了。

  百官退朝。

  走出大殿后,一些骂声又响起了。

  杨开与王启新捆绑在了一起,两人并肩而行,谁开喷两人直接跟着喷。

  最终众人不欢而散。

  离开了皇宫。

  何言四人聚集在一起,并肩而行,回去的路上,也充满着疑惑。

  “这杨大人怎么突然一下跟吃错药了一样啊?”

  赵益阳有些好奇,他这段时间一直跟着户部尚书何言,没办法兵部要银子,只能过来凑着。

  “还能是什么原因,不就是前些日子没给他拨款罢了。”

  “这老东西,还文人清流?清流个屁,不给银子就这样,污蔑我等结党营私。”

  何言出声,有些不悦。

  “不一定。”

  “杨大人可不是等闲之辈,虽说没有拨款,可这也不是一回两回的事情。”

  “陛下划千顷之地给予世子,杨大人即便是憎恨我等,也不可能同意这件事情。”

  “此事绝对不简单。”

  “千顷之地。”

  “莫非是说,世子殿下要立言开学?”

  胡庸想不明白,这千顷之地能用来做什么?

  仔细想想后,唯一的可能性就是立言开学了。

  设立新的学院,从而完成立言,传道受业。

  “有可能。”

  “还真别说,真有这个可能。”

  几位尚书开口,神色有些认真。

  “倘若当真如此,这世子殿下深受龙恩浩荡啊,千顷之地,用来办书院,只怕比大夏书院还要宏大。”

  胡庸开口,心中也在默默盘算着什么。

  “千顷之地用来开设书院还好,世子殿下也配得上,如若世子殿下当真能成为圣人,对我大夏来说,的确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赵益阳开口,他终究是兵部,对顾锦年有好感,所以也不觉得什么。

  “的确。”

  “是啊,若世子殿下能成圣,对大夏来说,的确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

  众人点了点头。

  在儒道方面,他们还是希望顾锦年能成圣的。

  “陛下给世子殿下安排礼部郎中之职,起步便是礼部郎中,想来要不了多少年,就要称一声尚书了。”

  胡庸开口,赞叹一声,可是这话里有话。

  “尚书?”

  “过些年,得叫顾相了。”

  何言出声,他更觉得顾锦年未来是大夏的相爷。

  这般的功绩,只要顾锦年不作死,接下来老老实实什么都不做,每天到点上班,到点下班,有功绩捞一把,没功绩也别去强行做。

  四十岁当宰相不算晚。

  “先不管吧,眼下京察之事,才是主要的。”

  赵益阳没什么好说的,顾锦年就算要当宰相,也要十几二十年,未来的事情,未来再说。

  先管好眼前。

  如此,四人离开,各自回了自己的办公之地。

  而大夏书院内。

  两道身影对视而坐。

  是云柔仙子和瑶池仙子的。

  “瑶池。”

  “这个清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