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稷下学宫,学术之争,两道天命,不可不争【求自动订阅】_大夏文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稷下学宫,学术之争,两道天命,不可不争【求自动订阅】

第(1/3)页

  国公府内。

  顾锦年当真有些没想到,这背后居然牵扯这么多势力。

  “爷爷,这么多股势力,这到底是要做什么?”

  “而且这么多孩童被抽干血液,成为容器,是在祭炼什么东西吗?”

  顾锦年有自己的猜测,白鹭府当中,七千多具尸体,这还是自己看到的,看不到的只怕有两三万了。

  如此恐怖的数目之下,说是修炼魔功,顾锦年死活不信。

  “有这个可能。”

  “这件事情,陛下已经在暗中彻查,若不出意外,马上就有结果了。”

  “你在白鹭府所做之事,刚好帮陛下起了个头,现在全天下都在关注这件事情,陛下便可以雷霆出手。”

  “有什么消息,陛下若是想要告诉你,自然会告诉你,这件事情你先不要管了。”

  “这背后到底有谁,与你没有太大关系,天塌下来了,有高个子的顶,爷爷这一辈的人还没死,轮不到你们上。”

  老爷子似乎知道一些辛秘,他开口如此说道,希望顾锦年先不要插手这件事情了。

  这件事情牵扯很大,也的确不是顾锦年现在能插手的,老一辈的人都在,他们若是没有办法,顾锦年也不会有什么办法的。

  “明白了。”

  “爷爷,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征啊?”

  顾锦年点了点头,同时有些好奇的看向老爷子。

  “两日后,便要去军营点将。”

  “五日后,出发远征吧。”

  老爷子算了算时间,给予这个回答。

  “这么快?”

  顾锦年有些好奇了。

  “要快一点,免得出什么差错。”

  “锦年,爷爷还是要提醒你一句,这趟爷爷出去,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能忍则忍,若是有人敢找你麻烦,记住他的名字即可。”

  “爷爷这趟回来,也该功成身退,临退之前,爷爷会帮你横扫一切障碍。”

  老爷子开口,一句话很淡定。

  但顾锦年听得出来,老爷子这是想要做最后一搏。

  边境安稳下来,大夏王朝就要彻彻底底进入鼎盛阶段,战争几乎不会发生,中兴开始。

  那么内部斗争也将达到白热化,这也是老爷子能为顾锦年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扫荡一切敌人,哪怕是一换一,对顾锦年来说也是好事。

  这就是有家族帮忙的好处。

  “明白。”

  “那孙儿提前祝爷爷旗开得胜。”

  顾锦年也没有多说什么,将士的使命便是保家卫国,尤其是老爷子这种名将。

  即便是北伐凶险,可他不会去制止,无论对王朝来说,还是对老爷子来说,战场才是他们心心所念之地。

  “锦年,记住,这天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老爷子继续开口,同时拿出一些书信,摆在顾锦年面前。

  “这是四位王爷的书信,希望此事和解,爷爷我暂时没有答应,不过关键时刻,如若需要他们的帮忙,可以化解恩怨。”

  书信摆在面前,是八王中的四位王爷。

  私底下送信过来,希望老爷子原谅。

  的确,如若真需要他们帮忙的时候,这四人关键时刻起到很大作用,如若不需要他们帮忙,以后有机会收拾。

  等于是拿到主动权了。

  顾锦年有些感悟。

  而老爷子继续开口。

  “行了,这几日你在家中,陪陪你母亲,在家休息两天,等两日后,再回书院。”

  “还有,爷爷去边境后,除了咱们自己家人外,文景先生的话,你一定要好好听,他是除了自家人外,你唯一可以信任的人。”

  “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有什么主意,可以找他问问,也不需要瞒着他。”

  老爷子继续开口,提到了苏文景。

  “文景先生。”

  顾锦年点了点头,既然老爷子都这样开口了,那顾锦年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就如此。

  这两天时间,顾锦年一直待在顾家。

  大多数时间还是陪自己母亲,毕竟发生了这么多事情,最心疼自己的还是母亲。

  顺带着还去了一趟皇宫,见了一面祖母。

  永盛十三年,一月一日。

  整个大夏王朝显得一片喜庆,新的一年到来,仿佛冲淡一切似的,不过大夏王朝最喜庆的日子,是二月十五,也就是过年。

  一月一日是庆日,但百姓们更多的还是要准备过大年,这种日子吃顿夜宴即可。

  也在这一日,皇宫内也颁布了三道圣旨。

  一道圣旨,是镇国公出征,加封镇国公为北伐大将军,加派十名侯爷,三十三位将军随同征战,领兵五十万,其中铁骑十万。

  从三大军营中抽取将士,同时拥有西北境一切调令,换句话来说,老爷子这趟出去,不仅仅带走了大夏五十万大军,顺带着把西北边境所有军权全部拿在手中。

  当需要的时候,山魁军,祁林王,还有周王的人马,也需要配合以及调度。

  这股势力很强,说是王者之师也不过如此。

  为首的是镇国公。

  给予百姓无限希望与自信,镇国公的名号,绝对不是白来的。

  第二道圣旨,则是关于白鹭府的事情。

  皇帝有旨,彻查大夏王朝,悬灯司,镇府司,刑部,大理寺,兵部,以及新建成的督察院进行全方位调查孩童失窃案。

  从重严查,若发现有官员隐瞒不报,斩立决。

  若发现有官员怠慢案件,革职查办,流放古塔。

  若发现一府之地,失踪孩童数量一年超过五十人,当地府君革职查办,秋后问斩。

  检举者检发,最高可奖白银千两,良田五十亩。

  同时若有知晓案情者,可直奔京都,于督察院单独汇报,所有奏折上达天听,严惩不法者。

  这第二道圣旨,在所有人眼中就是一个字。

  狠。

  极其狠。

  悬灯司,镇府司,督察院,刑部,兵部,大理寺,六个完全单独的机构进行彻查,这样大大的降低互相包庇。

  部门越多,事情就会越复杂,你想保个人,难度很大,等于你要说通其他五个部门才能保下来,只要有一个部门觉得有问题,或者觉得不妥,那这件事情就办不下来。

  其次就是,这件事情,陛下明显是极其重视,甚至是说大夏百姓都极其重视。

  六个部门谁不想加急破案?谁不想被百姓爱戴?尤其是督察院,这可是新的权力机构,对比这五个部门,资历肯定比不上,自然而然要做点功绩啊。

  否则以后如何立足?

  看得出来,永盛大帝动了真格,众目睽睽之下,没有人敢在这上面玩一点猫腻。

  谁玩谁死。

  至于第三道圣旨,则是关于顾锦年的,先是一顿责备,然后夸赞万民,紧接着又回归本质。

  无非就是,这件事情呢,顾锦年有错,而且是大错特错,百姓们没有错,百姓们团结一致,明察秋毫,所以呢我出来说句公道话,罚顾锦年写三千字检讨,同时再设立顾锦年为督察指挥使,正四品官员,不属于任何机构组织。

  单独成立一个督察小组,以后遇到任何事情,顾锦年都不准乱来,没有先斩后奏的权力,但拥有上达天听的权力,并且顾锦年督察之事,六部必须要在三天内给予处理。

  无论什么处理方式,由皇帝抉择,但必须要配合顾锦年。

  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可其实这就是‘起草权’,这道圣旨下达后,文武百官都沉默了。

  这权力不比先斩后奏差啊,换句话来说,以后各地官员见到顾锦年都要小心点。

  真得罪了顾锦年,直接给你写个小报告,六部尚书一看,不管有没有错,必须要派人调查,没错勤勉之,有错那你就等死吧。

  这比御史还恶心人啊。

  可又没人敢说什么,圣旨都下达了,没人敢招惹顾锦年。

  圣旨下达后。

  一些部门也开始干活。

  对外就是北伐之战。

  对内就是彻查此事。

  而就在今日。

  两道身影也出现在顾家。

  是徐进和王鹏。

  顾锦年有些惊讶,得知徐进和王鹏来了顾家后,第一时间去迎接。

  刑场之日,徐进与王鹏为自己带来山魁军万民册,这份恩情顾锦年记在心上。

  亲自接见二人。

  两人有些憨笑,入了国公府后,也不由连连赞叹气派。

  “两位将军,是打算回去吗?”

  来到大堂后,顾锦年开口,询问二人来意。

  同时让仆人准备上等茶水。

  一听这话,徐进与王鹏有些不好意思,但彼此之间看了一眼,有些欲言又止的感觉。

  “刑场之日,两位为我带来万民册,顾某感激不尽,如若有什么需求,直言开口就好。”

  “只要顾某能办,一定竭尽全力。”

  顾锦年也不知道他们想说什么,可欲言又止显然是有事相求,所以直接许诺下来了。

  这话一说,王鹏也就不啰嗦了。

  “世子殿下。”

  “白鹭府之事。”

  “我与徐兄皆然敬佩殿下之举,我们二人是粗汉子,说句难听点的话,就是粗人。”

  “但极其敬佩殿下所作所为,不仅仅是我们二人,还有我们几百个兄弟,都佩服殿下。”

  “想到世子殿下即将要封侯,肯定是需要人打下手,做些脏活累活。”

  “我与徐兄,愿意为世子殿下鞍前马后,就是怕殿下嫌弃我们二人做事笨手笨脚。”

  王鹏开口,刚开始还有些结结巴巴,可说到后面,则是一片赤诚之心,愿意追随顾锦年。

  此言一出,徐进立刻半跪下来。

  “世子殿下,末将嘴笨,不知道该说什么,王鹏兄弟说的,就是末将心中想的。”

  “只要世子殿下不嫌弃,末将愿为世子殿下,鞍前马后,绝无怨言。”

  徐进开口。

  眼神当中充满着坚定。

  他们二人没有说一个字的假话,白鹭府之事,顾锦年杀伐果断,为民请命,敢作敢当,不像那种酸溜溜的读书人,反而是个将帅。

  说直接点,顾锦年用人格魅力征服了两人。

  否则二人也不会想尽办法,在山魁军为顾锦年弄来联名册。

  的确敬佩顾锦年,想要追随顾锦年,尤其是顾锦年即将封侯,是可以有随兵的。

  两人在山魁君是个偏将,跟了顾锦年,自然水涨船高,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顾锦年折服了他们,让他们二人深感敬佩。

  听着二人开口,顾锦年顿时大喜。

  徐进与王鹏可不是一般人啊,军营里面混出来的存在,一个个都是战场上厮杀无数的存在。

  而且杀伐果断,在白鹭府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