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设麒麟阁,大夏王朝,再起祸端,边境屠村,举国之怒_大夏文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八章:设麒麟阁,大夏王朝,再起祸端,边境屠村,举国之怒

第(1/3)页

  大夏书院。

  顾锦年离开了房内。

  在不远处见到了苏怀玉。

  还是一样的高冷。

  还是一样的生人勿扰模式。

  “苏兄。”

  走了过去,顾锦年拱了拱手。

  “恭贺世子殿下,凝聚九炼战车。”

  苏怀玉皮笑肉不笑道,完全没有一点恭喜的样子。

  “虚物罢了。”

  “苏兄,敢问有何要事?”

  顾锦年没有多说什么,直接询问苏怀玉有什么要事。

  “仙道江湖这几日不太平,有一个魔头,大开杀戒,世子要小心了。”

  苏怀玉出声,告知顾锦年这件事情。

  “此事与我何干?”

  顾锦年有些皱眉,魔头大开杀戒,那关我屁事?难不成让我出马?给人家送菜?

  “不。”

  “这个魔头自称是你的师父,所以大开杀戒。”

  苏怀玉出声,道出原因。

  顾锦年:“.......”

  “这不是摆明了栽赃吗?吾乃读书人,怎可能与魔头有牵扯?”

  “再说了,就算他是我师父,他大开杀戒做什么?”

  顾锦年有些麻了。

  自己师父?

  自己什么时候拜了個魔头师父?

  “他认为你有万古之才,未来必是魔道巨擘,怕有人抢先一步,成为你师父。”

  “所以大开杀戒,要将天下强者全部杀干净,然后再来让你拜师。”

  “因为那个时候,你也没得选。”

  苏怀玉解释。

  顾锦年愣住了,这脑回路跟苏怀玉有的一拼啊。

  怎么都是些神经病啊?

  “他杀了谁?”

  顾锦年问道。

  “八古魔宗和血魔门已经被他屠干净了,听说最近在匈奴国,打算把匈奴国师杀了。”

  “而且据说他本来是想将上魔宗给灭门,可路上碰到一个匈奴人,然后去匈奴国了。”

  苏怀玉出声道,这很奇怪,明明不会去匈奴国,可莫名其妙又去了。

  “屠干净了?”

  “好好的屠人家满门作甚?”

  顾锦年愈发不了解这家伙的想法了。

  “他做事干净利落,一般都是斩草除根。”

  “不过世子殿下也不需要太担心,他若是来找你,我教你一招保命法。”

  苏怀玉给予回答,同时也让顾锦年不要太担心。

  “怎么说?”

  顾锦年询问道。

  “拜他为师。”

  苏怀玉十分认真。

  顾锦年微微沉默,这还真是个好办法啊,虽然说了跟没说一样。

  “这人很厉害吗?”

  顾锦年继续问道。

  这话一说,苏怀玉不由沉默了,他皱了皱眉头,随后开口。

  “若是来京都,想要强行把你带走,可能有些困难。”

  “但自由出入京都,问题不会很大,只要低调一点,太高调也不行。”

  “据说他已经踏入第六境,冲击武道第七境。”

  “不过顾老爷子的实力,我一直不知道到底有多强,老爷子应该是藏了一手。”

  “应当没大问题。”

  苏怀玉如此说道。

  “第六境?冲击第七境?”

  顾锦年有点咂舌。

  那的确很强啊。

  不过万幸的是,对方是想要收自己为徒,而不是要杀自己,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可惜,他要是能帮我解决那些家伙,那就好了。”

  顾锦年心中嘀咕一声。

  “苏兄还有其他什么事吗?”

  顾锦年问道。

  “没别的事情了。”

  “非要说的话,匈奴国国运被削,只怕这件事情要闹起来了。”

  “但与我等无关,世子早些休息,注意,不可太过于放肆,否则。”

  苏怀玉认真提醒。

  “明白了。”

  “苏兄早些歇息。”

  顾锦年没有搭理苏怀玉,不过也没有直接回去,而是来到往圣堂好好念书。

  天知道瑶池仙子还在不在自己住处,要是在的话,顾锦年还真怕自己把持不住。

  一直到午时,顾锦年这才回去看了一眼,发现瑶池仙子不在后,心中叹了口气,但面上却露出笑容。

  或许这就是苦笑吧。

  如此。

  时间一天天过去。

  这一日。

  大夏诗会再度开启,依旧如昨日般盛烈,可能是因为没有顾锦年的原因,文心殿热闹了不少,最起码人人都敢开口作诗了。

  连王富贵也跟着作了一首诗,江叶舟看完之后,倒也给了一个中肯的回答。

  诗做的虽然不行,但看得出来王兄用心了。

  没有了顾锦年,所有人也逐渐放开了心,的的确确,如果今天顾锦年还来参赛,大家集体退赛。

  倒不是摆脸色给大夏王朝看,主要是顾锦年太优秀了,他要是来就如同一颗太阳,这些人根本不敢说话。

  第二日的头筹,是由大金王朝才子夺下,但大家其实心照不宣,都觉得没有任何含金量。

  原因无他,木得异象。

  要说难受,还是文殿之外的读书人和京都富商,他们花了大价钱可以在文殿外站着。

  等了一天希望来点异象,亲眼目睹一番千古佳作。

  可没想到的是,等到结束,都没有半点异象,得知大金王朝才子拿到第一之后,一时之间,这些文人墨客,以及富商纷纷直呼上当了,大喊着退钱。

  而拿了今日头筹的大金才子,也没啥脸面见人,大家都没夸什么,懂得都懂。

  礼部看到这一切,也没啥好说的。

  谁让顾锦年这么优秀,四首千古诗摆在那里,谁敢作诗?

  不过盛会还是照常举行,没有出什么问题。

  第三日也就是盛会结束之日,顾锦年一直在书院安心读书。

  而昨日发生的事情,也让大家逐渐失去味道,相比起第二日的盛况,今日稍微冷清一些。

  顾锦年没来参加诗会,总感觉少了一点味道,自然而然冷清一些是常态。

  不过好在的是,今日盛会结束,抱着这个念头,大家选择性愉悦,总不可能真板着一张脸过去吧?

  如此,盛会结束,由礼部尚书和苏文景共同颁布排名,顾锦年连缺两日,但依旧是公认的第一。

  孔家人早就不见踪影。

  而这场浩大的大夏诗会,也最终闭幕。

  这三天时间内,顾锦年四首千古诗词,名扬四海,尤其是顾家与孔家之间的事情,更是成了无数人口中的谈资。

  不过,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本以为顾锦年在大夏诗会所作所为,会被天下读书人抨击。

  但这三天来,一切都显得很安静。

  孔家对此事没有过多言论,哪怕是传圣公给予外界的回答,也仅仅只是一场晚辈斗争罢了,没有过多解释。

  此时。

  京都孔家。

  孔宇正跪在祖像下,脸色难看,一旁的孔平也跪着,虽然身为孔宇的叔叔,但传圣公开口了,两人不得不跪。

  从大夏诗会第一日结束后,两人跪到现在,好在两人底子不薄,跪几天没啥大问题。

  只要不是其他责罚就好。

  也就在此时。

  一道身影走进堂内,是传圣公的身影。

  他走进堂内,面色平静。

  “知道错在何处吗?”

  声音响起,没有斥责之意,但语气不太好,令两人沉默。

  “爹,是孩儿争强好斗,此事与五叔无关,还望爹恕罪。”

  孔宇倒是聪明,没有把锅甩给别人,反而自己承担,得了人情也显了个好。

  “哼。”

  传圣公冷哼一声,他看得出孔宇想做什么。

  “你们错就错在,自己出头。”

  “争强好斗不算什么,孔家人从来不怕争斗,而是这种事情,应当让扶罗王朝的人去做。”

  “我们孔家再来周旋,为父说了无数遍,做任何事情,你都要置之身外,进可攻,退可守,方可无灾。”

  “对比你弟弟来说,你不如他十之一二。”

  传圣公斥责。

  他不怪孔宇争斗,年轻人争强好胜很正常,可自己去争强好斗,不是留下话柄?

  倘若让扶罗王朝的才子做这些事情,顾锦年即便是咄咄逼人,他们孔家也能处于不败之地。

  还能赢得一个好名声,即便真的闹起来斗起来,孔家斗的越凶,得到的人情就越大。

  怎么也不会亏。

  现在虽然已经将损失挽回最大,可没有半点好处,这就是错的地方。

  听着父亲所言,孔宇明悟。

  “孩儿知错了。”

  他开口道,而一旁的孔平不由出声。

  “兄长,不管如何,纵使宇儿有些不对,顾锦年也不能辱圣。”

  “此事,我不服。”

  孔平出声,他没别的意思,顾锦年辱圣之事,绝对没完。

  “此事,先不能碰。”

  “等回孔家,再行商议。”

  传圣公开口,脑海当中不由回想起前几日永盛大帝说的每一句话。

  紧接着,他起身让两人再跪几个时辰。

  而后消失。

  这件事情,肯定没完。

  顾家与孔家之间的斗争,已经不是势力之争了。

  更是攀升到学术之争,他必须要打压顾锦年,让他道心崩坏。

  只不过现在盯着孔家的人太多,需要冷静几天。

  走出大堂内。

  传圣公心中滋生了许多想法。

  不过,不管如何,大夏诗会结束了。

  彻底落幕。

  只要回去,很多事情就可以实行。

  匈奴国国运被削,这不是一件小事。

  有太多事情可以做了。

  他不急。

  有的是办法。

  想到这里,传圣公也不再多想什么。

  如此,一直到了翌日。

  永盛十二年,十一月十九日。

  卯时。

  大夏皇宫。

  大殿内。

  文武百官一脸平静地站在大殿当中,如往日一般开着朝会。

  前半段的国家大事讨论完毕后。

  此时此刻,兵部左侍郎的身影出现了。

  “臣,兵部左侍郎,有本启奏。”

  随着兵部左侍郎的声音响起,一时之间,大殿众人不由将目光看向对方。

  所有人都知道,事情要来了。

  “准奏。”

  龙椅上,永盛大帝开口,语气平淡。

  “陛下。”

  “北方边境探子来报,最近半月,边境屡屡发生抢掠事件,截止昨日,已有七个村庄被抢掠钱财,其中有两个村庄被屠村,共计人口四百五十七人。”

  “边境镇守将军发来奏报,望陛下准予其率军三千,剿杀入侵贼子。”

  左侍郎开口,同时递上一份奏折。

  魏闲接过,递给永盛大帝。

  后者翻开奏折,阅读之后,面容直接冷下来了。

  “匈奴如何作答?”

  边境之地,时常发生这种事情,只是一般来说,都是劫掠牛羊钱财,屠村这种事情,有些恶劣。

  “回陛下,匈奴国回应,此事并非他们所为,而是一些匪寇所做。”

  “但边境将军回报,是匈奴人穿我大夏衣袍,乔装打扮。”

  兵部左侍郎给予回答。

  听到这话,永盛大帝没有任何反应,往年发生这种事情,都是一样的理由。

  找不到证据,的确难以进攻。

  “诸位爱卿何意?”

  永盛大帝没有回答,而是望着满朝文武,出声询问。

  此话一说。

  众大臣没有说话,稍稍思量后,礼部左侍郎出言了。

  “陛下。”

  “臣认为,边境骚乱,常年皆有,不过屠村之事,令人发指,可以让大营派出三千人,日夜巡逻,看看能否抓住这些匈奴人。”

  “若能抓住,也可以此交涉,若不能抓住,也可有效防范屠村抢掠之事。”

  礼部左侍郎开口,这是他的提议。

  然而兵部左侍郎立刻开口。

  “陛下,臣认为不妥,边境抢掠之事,的确时常发生,但抢掠银两牛羊,朝廷会补偿一些,百姓没有什么怨言,可发生屠村之事,若是还坐视不管。”

  “只怕会失边境民心。”

  “故而臣认为,应当遣派大军,暗中巡逻,若有发现,格杀勿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